溜溜漫文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溜溜漫文网 > 扶云直上九万里 > 第220章 弑我心中佛2

第220章 弑我心中佛2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赵鸢反问:“势单力薄就斗不赢么?当年你于国子监被整个朝廷刁难,不也是赢了?”

李凭云语塞,他不敢告诉赵鸢,因为只有她会站在他身边,所以他必须赢。

两人身体再次交叠在一起,享受彼此,抛却一切顾虑,只有无尽的热情..

不到天亮,押送李凭云上朝的士兵就来了安国寺。李凭云四更早早起了身,拖着脚上的镣铐穿衣,赵鸢被叮叮当当的动静吵醒,揉了揉眼,拖着困顿的身躯爬到李凭云身边帮他穿朝服。

赵鸢打趣道:“带脚镣服紫袍上朝,李大人也是千古第一人。”

他在赵鸢耳边落下一吻:“我以僧侣身于佛前行逞□□,更乃千古第一人。”

赵鸢微微抬起眼皮,看到菩萨怜悯的目光,心道,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能救世人,却救不了她,能救她的人,唯有李凭云。

寺中无炭火,冬日只能靠香火御寒。两人夜里行欢作乐时不觉冷,可一旦分离开,独守大殿,寒冷足矣杀人。李凭云把自己御寒的袈裟披在赵鸢身上,温柔道:“等我回来。”

李凭云真不愧是唯一能克赵鸢的人,方才还缠绵悱恻,一踏出殿门,就绝情地将殿门反锁,嘱咐龟兹和尚:“我们赵大人诡计多端,不要听信她的任何话。”

龟兹和尚指责道:“你这也太不怜香惜玉了。”

李凭云道:“你尽管试试放她离去,她若有三长两短,我会让你僧门陪葬。”

“你这人!佛祖都听着的呢!”龟兹和尚连连向四方菩萨鞠躬:“凡夫俗子不懂事,我也惧怕皇权,因权宜之计才留他在佛门,诛菩萨莫迁怒于我。”

赵鸢听到李凭云被士兵押走的声音,隔着一道佛门,心中万千难过。她回头与观音菩萨对视:“我娘常说菩萨能度世间一切苦难,菩萨可能告诉我,为何世上权贵者草菅人命,你不惩治,而贫苦者有情有义,你以诸多苦楚待之?”

菩萨似将所有的答案都藏在了目光之中,千人拜佛能悟出千种道行,赵鸢却说:“既然你吝于开口,那我便只能亲自去寻找答案。”

佛门虽有“清净”之名,但寺里的和尚毕竟都是凡人肉胎,七情六欲,留给他们的只剩食欲,经过晨练、早课、劳作,对斋堂的大白馒头的渴望望眼欲穿。可就在斋堂放饭之际,忽然涌来大批香客。

安国寺名义上被奉为“国寺”,这名头到底怎么来的,只有龟兹和尚清楚。说白了,这安国寺就是梁国公为了监禁李凭云而建,朝廷怎可能给你发俸禄?寺庙的收入不外乎三种渠道,一是财主捐助,二是僧人化缘,三是香客添香。戴着“国寺”的帽子,安国寺里的僧人不被允许外出化缘,唯一的收入就是香客了。

问题又来了,士兵像门神一样不苟言笑地守着,流浪猫狗看见了都要绕到走,何况最会看人眼色的世人?大年初一,长安城里的寺庙人满为患,唯这所谓的国寺,门庭冷清。

所以安国寺这么多和尚之所以能活下来,靠的既不是朝廷俸禄,也不是财主捐助,更不是香客添香,而是李凭云的俸禄。

难得有香客上门,龟兹和尚来者不拒,嘱咐弟子们:“好不容易来了客,一定要笑脸迎人,把咱们寺的美名传播出去。”

权贵者入佛门是为求真谛,贫苦者入佛门大多混条路罢了。弟子们寻思着,这做佛门弟子,看来和做乞做妓没区别。于是摆出被逼良为娼的苦笑,出门迎接香客。

龟兹和尚的弟子觉得自己被逼良为娼,这一拨香客也毫无自知之明,一身戾气,还未入门,就在和尚们的眼皮下干倒了门口的侍卫。

带头的“香客”满面胡子,手里舞着打晕士兵的铁棍,气势汹汹道:“若敢声张,我就杀了他们。”

一弟子傻乎乎道:“师父,咱们是不是遇到强盗了?”

龟兹和尚心里骂了句“没眼力见的孩子”,这不是遇到强盗,还是遇到我佛现身么?

他双手合十,摆出弥勒佛般的笑容:“诸位施主,敢问来此何求啊?”

满面胡子的贼首如若未闻,直接推开龟兹和尚,带着其余人进了寺中。

有善斗的弟子说:“师父,咱们弟兄也是有武艺在身的,可与之一战。”

龟兹和尚心说:瞎啊,没看到人家手里的棍棒?面上依然镇定道:“匪徒所求,无非一‘财’字,咱们寺中一贫如洗,无惧,无惧。”

在心宽体胖的主持代领下,弟子们也不敢轻举妄动。只见那帮人搜遍了全寺,最终停在大门紧锁的观音殿前。

贼首冲向龟兹和尚,提住他的衣领,从袖中换出一把短刀,刀刃直中其动脉,“开门,再不开门,我就让这老秃驴血溅三尺。”

龟兹和尚浑身颤抖,一个劲地说:“佛前造孽,你们是要遭报应啊。”

李凭云吩咐过,哪怕皇帝圣旨,也不得开观音殿门。僧人们面面相觑,一边是师父性命,一边是衣食父母的命令,这...究竟听谁的?

在这两难之境,香油的味道扑鼻而来,黑烟从门缝溢出,龟兹和尚大惊:“不好了,佛殿起火!快开门救火!”

负责掌管大殿钥匙的弟子立马打开门,大殿供奉的檀木观音被火包围,一身披袈裟的女子头也不回地与观音像背道而驰。

龟兹和尚这才明白,这帮匪徒是赵鸢的人!弟子们扑上去救火,龟兹和尚却对燃烧的佛像无动于衷,他平静地对赵鸢说:“赵施主,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”

赵鸢道:“释迦牟尼本为一国太子,他眼里的世道,与我眼里的世道本不该相同。我因母亲侍佛,曾一心向善,却只见善者恶终,弱者惨死,既然一颗善心求不得善终,只能另辟蹊径。”

贼首双手抱拳,泪盈于睫,“属下恭迎赵大人回长安。”

赵鸢双手负于身后,向前走去:“走,去给淳于报仇了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