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下来,罗乐总是笑脸迎人,村民们有个什么想法,她都好脾气的解释。
不免让人觉得她是个脾气极好的人。
这会儿她一冷脸,气势上竟与罗三有八分相似,凑热闹的村民们瞬间收敛了。
一些胆子小的,还低下了头。
“你是栓婶子吧?做生意是我在做,你既没吃过、也没看过我烤的白粑,张口就朝我身上泼脏水,是在针对我,还是针对我爹?
话又说回来来,真提我爹,那我可要翻旧账了!”
她眼眸犀利,注视着刚才提罗三的那位妇人,淡淡道:“我记得有一年……”
“阿乐。”
贺村长连忙叫住罗乐,阻止她说下去。
长日村遇过几次大难,家家户户几乎都受过罗三恩惠。
真让罗乐翻旧账,届时影响的,就是整个长日村的安宁了。
“阿乐啊,你栓婶子是个眼皮子浅的,嘴贱,爱占便宜,但没什么坏心眼。
什么针对你呀、泼脏水啊,都是没有的事!
你和她不一样,别跟她计较。”
罗乐很给贺村长面子,配合道:“贺叔这么说了,我就不提了。”
贺栓媳妇在罗乐要翻旧账的那一刻就后悔自己针对她了,听罗乐这么算了,不由得松了口气。
“只是……”
心还没放回肚子里,听罗乐话风一顿,又悬了起来。
罗乐淡淡扫了一眼围着的人。
“我要怎么摆摊,怎么卖东西,自有章程!想仗着辈分和年纪来占我便宜,门都没有!”
她这双眼睛仿佛火眼金睛,将每个人的心思都看得清清楚楚的。
明明是个不到他们肩膀的小姑娘,可对上她那双明亮的眼睛,众人只觉内心的阴暗都被暴露在青天之下。
身体止不住地打颤。
终于有人意识到,罗乐是罗三的女儿,她爹罗三,就不是个好惹的!
女儿肖父。
有良心的,想到自己跟着起哄,便不敢再与罗乐对视,默默低下头。
而领头起哄的,则像被人点名了一般,腿脚皆软,一屁股坐在了地上。
唯有一个小姑娘,崇拜地注视着罗乐。
罗乐没错过这些人的反应,轻笑一声。
又给了他们一颗甜枣。
“呵……放心,明日我不会让再阿愚、阿柔去田里吆喝了,免得吵到一些人的耳朵。”
罗乐重点提了一下张启兄弟俩:“不过嘛,我已经答应张大哥和张二哥,为他们提供中餐和晚餐……
为了不碍着有的人的眼,挡了某些人的路,我把烧烤摊搬到张大哥家的田边,你好、我好,大家好。”
张启和张照是真担心罗乐一气之下,退钱不摆摊了。
不知是不是兄弟二人的错觉,吃了罗乐的烤串,他们干活比以往有力气了不少。
这会儿听罗乐这么说,顿时松了口气。
还有几人露出善意的笑,表示欢迎。
这几家的地与张启兄弟的地接壤,中午的时候,占了兄弟俩的便宜,也得了罗乐的烤串吃。
不过这几家人不像张启兄弟开放,下午的时候,一个个都是选择打包,回家吃。
贪吃的拿着烤串已经回家,留下的都是看热闹的。
那故意起哄,让罗乐降价的人来得晚,没看到排队拿烤串的场景,以为罗乐的烤串只有张启兄弟买。
他们跟张启兄弟俩向来不对付,便故意招惹罗乐。
这里,便要提到长日村的人口结构了。
长日村的常住人口共有十四户。
不算贺村长家、杨宅和罗乐家,则有十一户,主要分为三个部分。
前文有言,北边战乱,不少人为躲战乱南下。
长日村里,一部分是贺姓人家,一部分为南下的散户,最后一部分为十里村落内过来定居的。
贺姓人原是隔壁山头贺家村的人,因诸多原因到长日村定居,共五户。
南下定居在长日村的人家,共三户。
从溪虎山南侧十里村落迁徙过来的,共三户。
起哄的,跟着起哄的,都是村里的贺姓人。
张启兄弟是南下定居的散户。
按理说,兄弟俩长得俏,又有一手好木工,应当与村里人相处得很愉快才是。
但正相反,贺姓人爱占便宜,总让张启兄弟做的东西便宜点卖。
张启还好,但张照斤斤计较,不愿让步,跟他们闹得很不愉快。
偏偏张照的手艺比他哥还好,贺姓人只能一边捏着鼻子请他帮忙,一边翻脸不认人。
张启挺内疚,他觉得罗乐算是因为他们兄弟,受到了无妄之灾。
罗乐却不这么认为。